美国医学专家警告,人工智能正通过网络操纵我们的思维

美国医学专家警告,人工智能正通过网络操纵我们的思维

据英国《每日星闻》报12月11日报道,一名来自美国芝加哥的医学专家最近对于大众过于依赖AI(人工智能)发出警告,他认为网络上的误导信息和谣言太多,会给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造成负面影响,应该纳入规范管控。 来自美国芝加哥斯黛拉医疗中心的高级主管尤金

关于人工智能 你也有这些迷思吗?

关于人工智能 你也有这些迷思吗?

人工智能将自动执行所有工作并让人类失业。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虚构的技术。机器人将占领整个世界。伴随人工智能一路成长的从来不全是赞誉。但在技术成熟的过程中,很多迷思不攻自破。今天就同Gartner一起,解开关于人工智能的六个迷思。 迷思一:人工智能在新

2020年人工智能政策发展回顾

2020年人工智能政策发展回顾

韩国教育部于11月20日宣布,人工智能课程明年下半年将进入韩国高中,2025年前加入小学和初中课堂。各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已逐步在具体举措上展现出来,自2016年以来,全球各主要国家已经先后发布了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 2016年,美国、英国、中国发布国家级

抢走我们工作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还能让生活更轻松

抢走我们工作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还能让生活更轻松

之前有很多观点都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取代大量普通人的工作,造成一股失业浪潮。不过现在又有了这样一种新观点,对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想法进行了反驳,这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实际上会赋予了人们专注于更高层次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人工智能,我要找人工

人工智能,我要找人工

今天遇到的事情让我很是气愤,也很是恼怒,让自诩谦谦君子,待人和善的我现在手指头敲字都在打哆嗦,想起来都有一种血冲脑门的感觉,感觉头皮都要炸了,有一种摔了手机,掀了桌子的冲动。 今天来到单位,跟平常一样打开电源,启动电脑,伴随着开机的音乐,悠

用人工智能榨取人的意识领域,是对整个人类的损害

用人工智能榨取人的意识领域,是对整个人类的损害

大家好,今天咱们接着聊「人工智能」。 上集说到了,人工智能是人类机械化思维的一种投射。人总是希望从过去中汲取经验,运用于所谓的未来,而未来只是过去的延伸。 这种「过去-经验-未来」的思维惯性,让人类总是活在过去,也就是活在想法中,是人类一切问

AI大潮将来袭?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哪些产业链值得关注?

AI大潮将来袭?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哪些产业链值得关注?

12月11日,IDC发布2021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10大预测指出,新兴技术与终端的结合将加速,智能终端将变得更加智能。 IDC预测称,2021年超过50%以上的设备将融入多模交互技术,其中,超过40%以上的设备将支持AI技术。 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11月3日,

人工智能也需要睡眠

人工智能也需要睡眠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综合编译 胡文利 多少年来,让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代替人类干活,把人类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一直是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然而,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发现,和人类一样,基于生物大脑开发的人工智能也需要睡眠和

人工智能,让人类在“过去-经验-未来”的套路里,越陷越深

人工智能,让人类在“过去-经验-未来”的套路里,越陷越深

大家好,今天的「空谈」来聊聊人工智能。 这个词很时髦,因为涉及到一些技术知识,它的本质貌似不容易被看清。今天,一起来看看这里在发生什么。 问:Cico,你能先介绍一下,人工智能是什么吗? C:人工智能其实有很多名字,比如模型识别、机器学习,但「人

人工智能学者高庆一:机器提供智能,人提供智慧

人工智能学者高庆一:机器提供智能,人提供智慧

机器与人的关系,是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诞生开始,绵延到今天的忧虑。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机器替代了人类的体力,纺织工人走向街头,抗议自己安身立命的工作被纺织机器替代。 今天,随着以人工智能、5G、复杂网络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